文章详情

今天我想谈谈微塑料,是不是很熟悉?是的,我们以前谈过很多次,发过几篇文章,有多个学者发文在精液、睾丸、人类胎盘、子宫内膜中都发现过微塑料。

但是,没有人在卵泡液中发现过微塑料,也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

周末圈姐在查找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两篇前后脚发表的研究,都认为自己是第一次在卵泡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同时也验证了微塑料对卵子质量的影响机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一个解读,同时也从实用角度谈一谈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微塑料对生育的影响。

01一妇婴的卵泡液研究

我们首先来看今年1月份的这篇来自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团队的研究,来自第一次进行试管婴儿的44名女性,研究分析了她们卵泡液的成分,并进一步探索微塑料对卵母细胞质量影响的机制。

这些女性年龄在38岁以下,BMI在18-25之间,排卵功能正常,排除内分泌疾病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催乳素血症和核型异常的患者。

为了减少试验过程中塑料的影响,研究者从取卵开始就使用玻璃器皿,直到随后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44个卵泡液样本中共确定了10种形态不规则的微塑料,检出率高达97.7%。

最常见的微塑料是PE(86.4%),其次是PP(65.9%),PET(59.1%)和PS(47.7%),PE表现出最高丰度,为8.82 ± 6.14颗粒/毫升。

对生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微塑料总量与受精率呈负相关,关联强度是中等偏弱。

对单品类微塑料成分进一步分析发现,PE(聚乙烯)和PA6(尼龙6)的数量越多,卵子受精的可能性就越低,这两者对卵子质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微塑料的总量及单一成分与优质胚胎率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关联。

为了验证PE暴露在人类卵泡液中的观察,研究者使用PE暴露,观察对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和受精的影响。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每只小鼠卵母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1.5vs36.3);

卵母细胞率显著下降(28.2%vs16.5%),同时细胞活性氧荧光强度增强,表明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增加。

此外,PE暴露降低了2细胞胚胎形成率(70.8vs85.2%),但没有影响4细胞和囊胚形成率。

以上这些结果表明,微塑料影响卵子受精初期,表现在发育阻滞或凋亡,能发育到四细胞及后期胚胎本身是幸存者。

在辅助生殖中,微塑料污染可能显著降低可移植胚胎总数,即使囊胚形成率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微塑料的影响在卵细胞成熟时期。

研究者继续动物研究,结果发现,暴露于PE的小鼠卵巢中检测到PE,每个卵巢有44个PE颗粒,对照组每个卵巢只有5个颗粒。

这说明PE可以从血液迁移到卵巢,在那里它可能会直接影响卵母细胞质量。

因此研究者推测,卵泡液是构成卵母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微环境,直接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

卵泡液中的微塑料存在可能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特别是PE与受精率呈负相关。

02意大利研究:卵泡液与激素、肥胖的相关性

这篇研究是今年2月份发布的,研究人员对18名在意大利一家生殖诊所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女性进行的研究,通过特殊仪器检测了她们的卵泡液。

结果令人还是比较意外的,在18名女性中,有14人的卵泡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比率其实比我们国人还要低的。

这些微塑料粒径均小于10µm,平均浓度为2191个/毫升,浓度范围在0 – 7181个/毫升之间,平均粒径是4.48µm,粒径范围为3.18 – 5.54µm 。

这些微塑料会对生育产生什么影响呢?这个研究仔细分析了其中的机制。

微塑料不仅会进入人的身体,还会最终跑到卵巢里,特别是卵泡液里,甚至还进入到了重要的卵巢细胞(颗粒细胞)里,卵泡液中发现微塑料就是证明。

颗粒细胞负责产生雌激素、孕激素,是卵子健康成长和按时出厂(排卵)的关键工人,微塑料在这里累积,就像在工厂里扔了“干扰弹”。

它可以引发氧化应激,造成卵母细胞“生锈”甚至“中毒”;

它可能引发“工人”(颗粒细胞)停工或死亡;

它还可能导致“工厂设备”变坏,比如颗粒细胞层变薄,细胞骨架受损;

微塑料还叫乱了体内的激素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微塑料把这个精准的通讯系统给弄乱了,导致指挥信号失衡:

比如库存信号AMH、成熟信号E2下降,催促卵巢赶快工作的信号FSH升高了;

微塑料积累导致卵巢组织损伤和发炎,内部环境恶化,形成僵尸卵泡(闭锁卵泡)增多;

有用的卵泡发育受阻,数量减少(储备下降);

卵巢甚至因此长出“疤痕”(纤维化),甚至长出水肿(囊肿),影响卵巢工作;

卵子成熟过程也会受到影响,活性氧增多,导致卵子“未老先衰”。

上面所有的破坏加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就是生育能力大大下降!

研究观察到:卵巢变小变轻、卵泡变少、排卵困难、卵子质量差、流产风险增加。

长期大量暴露的话,可能导致不孕症、卵巢早衰,以及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风险增加。

另外研究也发现,微塑料可能也和肥胖有关系,比如干扰代谢让脂肪更容易堆积,但这部分还不是特别确定,研究显示存在弱相关性。

03人体摄入微塑料的主要途径

根据孙香莹等的研究,人类可以通过经口摄入食物和水,空气吸入以及皮肤接触摄入微塑料,其中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途径。

在经口摄入的途径中,人类每年通过海鲜摄入的微塑料含量可能高达5.39×10^4个,而饮用水和吸入的微塑料负荷分别排在海鲜之后。

那么如果想减少微塑料的摄入,海鲜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一项对中国东南部沿海海鲜研究发现,贝类和鱼类的平均微塑料丰度分别为1.88 ± 1.44和1.98 ± 1.98个。

微塑料纤维的大量存在可能归因于贝类和鱼类的进食行为以及它们的栖息地和环境。

风险评估表明,如果贝类被整个吃掉,贝类中的微塑料(风险级别V)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更大、更直接的威胁。

鱼类胃肠道中的微塑料(风险IV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除非鱼经过大量加工(罐头或干燥),否则人类很少食用其胃肠道。

所以,如果想减少海鲜渠道的微塑料摄入,我们需要减少食用贝类,同时减少吃鱼罐头的频率,鱼类加工的时候处理干净胃肠道。

对于另外一个人体摄入微塑料的大户——饮用水,圈姐找到了一个更简单的去除方法。

广州药科大学和暨南大学学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
这个研究用含有微塑料的自来水观察煮沸过程,以评估水温、水硬度、微塑料浓度和性质对微塑料与水沉积物共沉淀的影响。
结果发现,只需把水烧开,再简单过滤,就可能除去高达84%的纳米/微塑料!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种解决方案就像泡一杯茶或咖啡一样简单。
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25-95℃),水中的微塑料去除效率从最初的2%逐渐增加到28%,在100℃时急剧增加到84%。
同时,微塑料浓度从原来的30颗粒/μL降低到4.8颗粒/μL。
研究发现,消失的微塑料从水中转移到了水壶上的水垢沉淀(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中。
不断升高的温度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得沉淀中的微塑料浓度增加,在温度达到100℃时沉淀中微塑料浓度最高。
以上结果表明煮沸过程中,碳酸钙可以通过与微塑料共沉淀来达到去除水中微塑料的作用。
也就是说仅仅煮沸,就可以去除84%的微塑料颗粒,研究人员认为在煮沸之后,采用过滤装置,可以防止不小心摄入煮沸后的水中保留的微塑料外壳。
所以,老话说的,多喝热水,真的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健康,还能提升你的生育能力,这可不再是一句敷衍了。

04这些隐蔽微塑料来源让人防不胜防

①衣物

聚酯纤维的衣服本质上就是塑料制品,在衣物穿着和洗涤的过程中,微塑料会悄然释放。

与天然材料相比,聚酯、尼龙等合成纤维制成的衣物,在穿戴和洗涤时,因机械磨损会产生更多微塑料。

合成纤维衣物虽具有不易变形、起皱,洗后快干等优点,但这一便利背后却隐藏着微塑料释放的风险。

②食物

除了海鲜,我们日常摄入的蔬菜也可能是微塑料摄入的途径,一项发表在全球顶刊《Nature》中的研究发现,蔬菜叶子微塑料普遍存在,并确定它们的水平随着大气浓度和叶子生长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这意味着蔬菜也是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隐形途径。

③一次性纸杯、瓶装水和茶包

在一项针对全球近259种瓶装水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在90%的瓶装水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而没有微塑料的瓶装水,仅有17瓶。

对于已经检测出微塑料的瓶装水,平均每升瓶装水,更是含有59根塑料纤维。

塑料材质的茶包会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颗粒物质,当它们浸泡在热水中时,数十亿个塑料微颗粒物质会释放到茶水中。

2020年11月,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险材料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一次性纸杯中装上热饮,在15分钟内会向饮料中释放大约25,000个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

④呼吸

微塑料颗粒已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一项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指出,一个人每小时可能会从衣物、空气等环境中吸入16.2个塑料碎片。

例如,长期佩戴的一次性口罩在磨损后,也容易产生纳米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可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05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微塑料

要想完全避免微塑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来减少微塑料带来的伤害。

①生活用品尽量选择非塑料制品

在采购与食物直接接触的用品时,尽量选择不锈钢、玻璃、硅胶等材质,避免使用塑料制品。

②减少外卖、快餐以及奶茶

外卖快餐的包装盒、奶茶的包装杯、吸管都是塑料,且不说奶茶有多少糖,就说烫奶茶接触塑料会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吃快餐喝奶茶产生了多少塑料垃圾!

少喝奶茶、少点外卖,还是回家吃自己做的饭更健康、更踏实。

③选择初级农产品和环保包装

购买食材请优先选择初级农产品而非精加工食品,拒绝过度包装的食物,选择简单包装或完全可降解的包装。采购时,尽量自带布袋、纸箱等环保包装。

④充分清洗去除内脏

用流动水充分清洗食材,果蔬类先洗后切,鱼类、海鲜、动物食品则去除包括胃肠道等内脏部分。

⑤餐具优先选择安全材质

盛装烹饪好的食物时,优先选用玻璃、陶瓷、不锈钢或竹木餐具。如需外带或微波炉加热,使用玻璃或陶瓷容器。为孩子选择餐具时,优先选择无印刷图案的不锈钢制品。

⑥再次申明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看了上面的研究,估计姐妹们对喝开水已经有了普遍的认知,此外还要尽量减少茶包和一次性咖啡杯的使用。

研究人员建议,要想更彻底去除饮水中的微塑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水煮沸5分钟后放凉,然后对凉白开进行过滤,滤掉沉积物即可。

版权:所有文章为演示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演示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bcarefertility.com/1571.html

相关推荐
在吉国,单身贵族这样圆满生育梦想
在吉国,单身贵族这样圆满生育梦想
在生育观念日益多元的当下,越来越多单身人士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面对严格的生育政策限制,吉国凭借相对宽松的辅助生殖法规,成为众多单身群体关注的…
头像
动态 2025-09-23
577
想成功先有卵 | BFG精细化促排方案详解
想成功先有卵 | BFG精细化促排方案详解
导语 News Today 近年来,吉国凭借逐渐完善的助孕法律、高性价比的医疗费用、专业规范的试管流程,成为中亚地区备受青睐的辅助生殖目的地…
头像
动态 2025-09-23
764
试管婴儿会导致女性发胖吗?
试管婴儿会导致女性发胖吗?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发现自己水肿变胖真的是不能忍受,可偏偏就有小姐妹说"我自从进周促排卵开始这一个月都胖了10几斤了,节食都止不住的胖"。 妈耶…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3
969
做试管想多获卵子?卵巢储备功能判定和改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高龄女性生育人群越来越大的现在,如何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的卵巢功能,其实是指卵巢储备功能,是决定着我们生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3
686
从表视角视角谈代孕妈妈选择与管理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代孕作为一种帮助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育愿望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除了遗传基因外,孩子的健康和发育…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1
599
胚胎移植如何做试管成功率更高
胚胎移植如何做试管成功率更高
  ART周期胚胎移植策略 01 冷冻胚胎移植(FET):全球数据显示FET周期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欧洲试管婴儿监测联盟(EIM)…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18
491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QQ

162172840

客服电话

4000-120-507

客服邮箱

beibeike@bobcarefertility.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