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颠覆性变革

文章详情

试管婴儿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帮很多不孕不育的家庭实现了抱娃。

在整个体外受精的过程中,控制性卵巢刺激,也就是促排卵是获取卵母细胞的关键步骤。

我们常用的促排卵药物是外源性促卵泡激素,也就是FSH,但是不同来源的外源性FSH药物生物活性是完全不同的。

目前,国际上前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促排卵药物,它的来源和目前药物完全不同,更亲和人体,有研究发现,使用这种药物进行促排,活产率最高可飙升64%

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副作用还特别小,促排最常见的腹水问题几乎可以消失,用药的剂量也比传统促排药小。

目前这个药物在我国也已经走进了临床,圈姐关注它很久了,是时候和姐妹们分享这个药的一些最新研究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最新促排药和老药的对比

在讲促排药之前,我们先来看FSH,所有促排药都是这个成分,新药和老药的主要不同是来源不同,这导致了性能的不同。

FSH是大脑底部的垂体工厂生产的一种激素,它像一把钥匙,这把钥匙要去开卵巢里卵泡上的锁。

它是卵泡发育的启动钥匙和生长指挥官,所以FSH水平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卵泡能不能好好发育、成熟并排卵,是女性生育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在试管婴儿中,姐妹们需要注射人工合成的FSH来帮助怀孕,目前我们常用的绝大多数FSH药物都是在仓鼠的卵巢细胞工厂里生产出来的。

现在促排药全新升级了,它的名字是卵泡刺激素δrFSHδ),是在人类细胞工厂里(最初来源于人眼的视网膜细胞)生产出来的。

从试管婴儿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三个重组FSH药物面世,首个重组FSH被命名为rFSHα,第二个重组FSH被命名为rFSHβ,二者均为鼠源性rFSH药物。

rFSHδ是继rFSHαrFSHβ之后的第三个重组FSH,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人源重组FSH

其命名中的“δ”不仅代表其在结构上的独特性,也象征着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新突破。

因为它更像人体自身分泌的FSH,身体免疫系统攻击性很小,即使连续使用3个促排周期,身体产生针对FSH的抗体的比例也非常低,大约1%左右

最关键的是,长期使用新药没有发现会产生真正能中和掉FSH功能的中和抗体,这是目前其他促排药物没有被充分验证过的长期安全性优势。

这意味着新药非常适合需要反复多次进行促排卵治疗的女性,长期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以往的仓鼠来源FSH半衰期比较短,而人类来源FSH与之前相比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大大延长,而且更接近人体天然产生的FSH

具体表现就是它能更有效提升雌二醇和抑制素B的水平,这都是卵泡发育良好的标志,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卵泡生长和成熟。

这对试管婴儿姐妹来说,意味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少的注射次数。

具体用药效果到底怎么样,让我们用文献来说话,一起看看用药效果吧!

02三期临床对照试验汇总数据

我们知道,一个新药上市需要做多轮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圈姐找到一篇这个药物的三期临床对照试验的汇总文献,让我们一起看看结果如何。

研究者把过去几个高质量大型研究(三项三期试验)里每个女性患者的具体数据都收集起来,放在一起进行重新分析,这样结果更可靠。

研究纳入2685位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她们在20013年到2020年间接受了治疗,研究人员一直追踪到2023年初看她们有没有生下宝宝。

结果发现:

 

对于AMH15 pmol/L(相当于AMH4.08ng/ml)的女性来说,用新药成功生下宝宝的机会比用老药(rFSHα或rFSHβ)的女性高64%

促排后出现卵巢过度刺激,或者需要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用新药比用老药降低了73%

促排后得中度或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用新药比用老药降低了70%

用新药的女性总共打的促排卵针剂量比用老药平均少了48.7微克,对于试管姐妹来说促排药的减少切实减轻了大家的经济负担。

另外,新药医生基本不需要中途调整每天的剂量,因为用药前算法会根据患者的AMH和体重来计算出用药剂量,而老药需要常常调整剂量。

 

对于AMH15 pmol/L(AMH4.08ng/ml)的女性来说,生宝宝的机会用新药和老药差不多,两者差距不大。

从安全性上来说,两者的差距也是不大的。

 

无论用新药还是老药,生下来的宝宝健康状况没有明显差别,这点很重要,说明新药在宝宝安全方面没有问题。

总之,这个大型的数据分析证明,对于卵巢储备好的女性,使用新药能显著提高生宝宝的成功率,同时大大降低风险,还少用药。

对于卵巢储备一般的女性,新药和老药效果差不多,不用纠结到底用新药还是用老药。

圈姐在这里备注一下,以上的患者样本均为国外样本,主要人群为北美人群和欧洲人群,亚洲人群分析可能对我们国内患者来说更有针对性。

03亚洲人的用药随机对照分析

我们上面的研究主要来自欧美人群,那么这个药在亚洲人群身上到底行不行呢?

这个研究是我国北医三院乔杰团队联合韩国、越南、中国台湾等多个中心进行的亚洲研究。

这是一项堆积、对照、多中心、评估者设盲的试验,研究总共纳入1009位亚洲试管姐妹。

她们都是第一次做试管,随机化按照年龄进行分组,35岁以下为一组,35-37为一组,38-40为一组。

新药组,医生根据AMH和体重直接算出固定剂量,全程基本不调药。

AMH低(<15pmol/L)的患者每天用药12微克,AMH高(>15pmol/L)的患者,按照体重算,每天0.1-0.19微克/公斤(最低6微克,最高12微克)。

老药组,起步150单位/天,打五天后看卵泡情况进行用药调整。

结果发现,新药组更能精准控卵,新药组平均取卵10个,老药组平均取卵12.4个,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区别,关键是——

对于卵巢差AMH15pmol/L的姐妹,新药反而平均多取两个卵;

对于卵巢好AMH15pmol/L的姐妹,新药反而平均少取三个卵,这意味着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更小;

卵巢好的姐妹用新药取卵过多(超过15个或20个)的风险骤降;

15个卵,新药组20.2%,老药组39.1%

20个卵,新药组6.7%,老药组18.5%

当然,新药最大的好处是更安全,卵巢过度刺激或需要预防过度刺激的发生率新药组只有5%,老药组9.6%,几乎是新药组的2倍。

从用药剂量来看,新药组平均用药77.5微克,老药组平均用药109.9微克,新药少用药三分之一。

从新鲜周期持续怀孕率来看,新药组31.3%,老药组25.7%

从新鲜周期活产率来看,新药组31.3%,老药组24.7%,相当于平均每100人多生7个宝宝;

从各个年龄亚组分析来看,<35岁组,新药活产31%,老药活产25%35-37岁组,新药活产35.3%,老药活产26.7%38-40岁来看,新药活产20%,老药活产14.3%

总的来说,对于亚洲人群来说,貌似大龄组使用新药效果更明显。

其实,对于使用新药还有一个大家可能没注意到的好处,新药用药剂量不用频繁调整。

这意味着大大减少了跑医院的次数,这对于边上班边试管的姐妹们实在是大大的利好啊。

04用新药取多少卵活产的机会最大?

无论我们用新药还是老药,活产都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所以取多少卵活产机会大,这是一个姐妹们最关心的话题,刚刚这个研究被发表在全球生殖类顶刊《人类与生殖》上。

这项研究是汇总了思想随机对照试验的1746名患者,所选试验均使用卵泡刺激素δ进行卵巢刺激,并收集了新鲜和冷冻周期的结局数据。

她们平均年龄34岁左右,多数使用拮抗剂方案。

从整体结果来看,取卵越多,生娃机会越高,但取卵到21-25个时,抱娃机会封顶,再取更多,成功率也不增加了。

从具体数字来看,取卵超过15个,总体生娃机会超过60%;如果取卵数超过20个,总体生娃机会超过70%

年龄也很关键,在年龄亚组分析中:

35岁组,取卵15-19个,成功率约为72.5%;如果取卵20-24个,成功率却只有68%,取卵多抱娃率却下来了,可能因为过度刺激影响;取卵超过25个,成功率约78.8%

综合来看,对年轻群体来说,取15-20个卵性价比最高,再多取未必明显提升成功率,还可能增加风险。

对于35-37岁姐妹来说,取15-19个,成功率约为70.3%;取20-24个,成功率约为73.1%;取≥25个,成功率约为71.5%

所以,对于35-37岁姐妹而言,取20个左右也是足够的,多取效果可能反而降低。

对于超过38岁的高龄姐妹来说,取15-19个,成功率仅41.3%,取20-24个,成功率升至53.4%;取≥25个,成功率继续涨到58.7%

综合来看,对于高龄姐妹来说应该尽量多取,25个卵比15个卵多出近20%的抱娃机会。

从累积抱娃率来看,无论AMH高或低,总成功率差不多(52%vs51%),年龄才是硬道理。

从新鲜周期来看,取卵超过14个厚,当月移植怀孕率反而下降,可能身体不适合移植。

所以,综合来看,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对于<38岁的年轻姐妹来说,别盲目追求多卵,取15-20个卵子时,总抱娃机会已达70%,基本到顶。

再多取可能增加身体负担,还可能导致当月不能移植。

对于高龄姐妹来说,应该争取多取卵,每多取一个卵,就多一份希望,理想目标是20-25个,这样累积成功率能从40%多提升到接近60%

但所有人都要记住,用新药促排时,21-25个卵事天花板,超过这个数,抱娃成功率很难再涨!

这个研究的一个不足是取卵超过20的姐妹比较少,仅249人,所以对于超高获卵数的效果还需要更多数据来验证。

总之,这种基于AMH和体重的精准促排方式,未来有望成为主流,更重要的是,这个药在20245月已经在中国获批,也就意味着这个时间以后试管姐妹都可能用上这个新药。

与传统仓鼠细胞来源的促卵泡激素相比,人源重组促卵泡激素δ的结构更接近人体内源性促卵泡激素,因此具有更高的生物效价。

这样患者用更低的剂量即可达到理想的促排卵效果,同时减低极端卵巢反应发生率。

这意味着,试管婴儿治疗在追求成功率的同时,正变得越来越安全、可控,让姐妹们少受罪、多安心

来源:试管颠覆性变革

版权:所有文章为演示数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提供演示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bcarefertility.com/1705.html

相关推荐
在吉国,单身贵族这样圆满生育梦想
在吉国,单身贵族这样圆满生育梦想
在生育观念日益多元的当下,越来越多单身人士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面对严格的生育政策限制,吉国凭借相对宽松的辅助生殖法规,成为众多单身群体关注的…
头像
动态 2025-09-23
577
想成功先有卵 | BFG精细化促排方案详解
想成功先有卵 | BFG精细化促排方案详解
导语 News Today 近年来,吉国凭借逐渐完善的助孕法律、高性价比的医疗费用、专业规范的试管流程,成为中亚地区备受青睐的辅助生殖目的地…
头像
动态 2025-09-23
764
试管婴儿会导致女性发胖吗?
试管婴儿会导致女性发胖吗?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发现自己水肿变胖真的是不能忍受,可偏偏就有小姐妹说"我自从进周促排卵开始这一个月都胖了10几斤了,节食都止不住的胖"。 妈耶…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3
969
做试管想多获卵子?卵巢储备功能判定和改善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高龄女性生育人群越来越大的现在,如何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是很重要的。我们常说的卵巢功能,其实是指卵巢储备功能,是决定着我们生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3
686
从表视角视角谈代孕妈妈选择与管理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代孕作为一种帮助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育愿望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除了遗传基因外,孩子的健康和发育…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21
599
胚胎移植如何做试管成功率更高
胚胎移植如何做试管成功率更高
  ART周期胚胎移植策略 01 冷冻胚胎移植(FET):全球数据显示FET周期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欧洲试管婴儿监测联盟(EIM)…
头像
生殖科普 2025-09-18
491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QQ

162172840

客服电话

4000-120-507

客服邮箱

beibeike@bobcarefertility.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